首页 旅游

乡村旅游规划中如何展现“人”

2015-12-28 10:16:09 来源:互联网

  □王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还指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些建议与乡村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20多年来,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忽略或者“稀释”了乡村民俗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

  当今乡村旅游的表层化倾向

  我国乡村旅游最早的形式便是农家乐。最早的农家乐,就是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跑到乡下,吃一些在城里吃不到的新鲜的、绿色的、有机的蔬菜、禽蛋和肉食。这种出行往往是“早出晚归”,并不住宿,因为乡下的条件还比较简陋,尤其是卫生设施不能让城里人满意。

  后来的农家乐有了进步,许多乡村的卫生条件一步步有了改善,而城里人的假期也随之增多,有许多游客便住了下来,既体验乡村美食,同时也体验城里难得一见的乡村的暗夜和星光,还有不同于汽车噪音的鸡鸣与犬吠。这时的乡村旅游,随着自驾游的增多,“装满后备厢”式的乡村特产购买也蔚然成风。

  现在的农家乐无疑在走向深入,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以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以收获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日渐普遍。

  笔者认为,理想的乡村旅游,远不能仅仅停留在吃、住、购的物质层面,也不能仅仅去观看乡村节日时的热闹,城市游客应该借助乡村旅游来认识乡村,理解村民,感受乡村文化和村民的精神生活,体验乡村历史悠久的晚期农耕文明,而这些,多数地区还远远没有做到。

  乡村富含斑斓多姿的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民俗产生在乡村,传承在乡村社会,多数专业学者认为,城市社会里已经没有民俗,部分生活在城市的人,所传承的还是乡村社会的民俗。所以,要想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就要到乡村去,到农民所生活的场景中去,因为这些东西在城市里是感受不到的。或者说,即便把它搬到城市里,也马上变了味道。

  如果细分,可以把民俗归结为这样几类,一是衣食住行民俗,二是人生礼仪民俗,三是社会关系民俗,四是精神信仰民俗,五是游艺竞技民俗,六是岁时节日民俗。“衣食住行”就不必说了,“人生礼仪”乃是指每个生命从他尚未出生直到死亡之后所经历的种种民俗形态。社会关系民俗是指乡村社会之中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比如血缘与姻缘的、地缘的,等等。它们各自又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些内容因地区而有异,因民族而不同,最具地域特色。

  乡村旅游的重心在民俗体验

  城里人到乡村旅游,当然可以吃美食,可以住茅舍,可以看农田沃野的景观,可以体验农耕生产,但如果没有体验到当地人农历一年中从初一到腊月三十的岁时民俗,没有触摸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人生礼俗,没有感知乡邻社会中人际关系相处的社会民俗,没有理解世界几大宗教之外的民间信仰习俗,没有参与乡村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在节日期间的游艺竞技活动,又怎么能说了解了乡村呢?

  那么乡村旅游中的民俗体验如何进行呢?这就涉及民俗体验的选择、民俗产品的设计、民俗项目的开发和民俗旅游的营销。现在,几乎所有的乡村旅游也都是规划先行了,这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问题是现在太多的乡村旅游规划中没有“人”。乡村旅游规划中为什么要有“人”呢?一是因为人是乡村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因为人是乡村民俗文化的承载者,三是因为唯有通过乡民才能认识乡村社会。那么乡村旅游中该如何展现“人”呢?一是通过乡土建筑风貌来展示村民的生存智慧,二是通过乡村活动来展现村民的精神世界,三是通过家族文化的传承体现乡村的绵延发展。上述这些,需要乡村旅游的规划者、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静下心来,真切地走到乡村社会中去,切切实实地感知乡村社会民俗风情,与村民建立一种血肉般的城乡联系,唯其如此,才能把乡村民俗挖掘好,规划好,展示好,利用好,让城里游客对乡村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体验,建立一种鱼水般的城乡感情。

  据国家旅游局测算,2014年,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在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

  乡村旅游的核心在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深入发展,可以更好地加深城乡居民之间情感和文化的交流,加强城乡互动,这一方面有利于旅游扶贫,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还有利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因此,乡村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开发意义重大而又任重道远,值得每位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士予以高度关注。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yuan4ren

推荐频道

请使用底部浏览器自带功能分享

分享至

微博

QQ

朋友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