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脱霾”补贴恶循环:越补贴越污染
转自微信公众号 华夏能源网 记者 杨洁春
最近一周,全国不少“霾城”拨开迷雾,享受了几天阳光郎朗的好天气。不过,根据天气预报,河北、山东、河南、苏皖、湖北等部分地区可能又将迎来重度霾。
雾霾锁城,接二连三,让人心有余悸。而其背后,被视为重要污染源的火电也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岁末年初再次掀起一波争议潮。
在2015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有环保企业一把手“放炮”:相关部委联合出台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方案乃是“劣币驱逐良币”,是对可再生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的不公平。一句话:长期补贴火电,绝非治理雾霾的好“药方”。也有管理部门官员向媒体坦言:火电相关排放补贴里面有“猫腻”。
那么,类似判断是否属实,是否有现实的依据?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火电是一个享受国家每年千亿补贴的“传统产业”。有研报统计,过去一年的火电补贴应该超过1400亿元。然而环环补贴,年年补贴;结果却让人疑惑:似乎越补贴,越污染;越整治,越过剩。这中间的逻辑与利益勾连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1、争取“脱霾”补贴:一种赚钱的营生
对于电厂而言,“节能减排”原本是一种“赔本的生意”,如果没有相关支持,动力肯定不大。但如果各类补贴能到位,“节能减排”可能成为一种赚钱的营生,态度迅速转变。
毫无疑问,中国治理雾霾,必然无法绕开燃煤的火电,以环保电价的政策形式推进火电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也有其合理性。但这边不停的拿着国家补贴,那边却久久未见成效,难免不让人心生质疑,毕竟,这就是专门给火电“去污”的钱。
火电目前基本已有较完善的环保电价体系,脱硫脱硝除尘电厂可享受环保电价加价2.7分钱/千瓦时(其中,脱硫电价1.5分钱,脱硝电价1分钱,除尘电价0.2分钱)。
相关的补贴还不止于此,去年12月9日,国家出台针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补贴政策,上马“超低排放”的燃煤机组将在2.7分/千瓦时的基础上,再加价1分或0.5分/千瓦时。
事实上,除了环保电价补贴外,燃煤电厂还有其他的相应补贴,比如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之类的补贴。目前而言,企业的脱硫脱硝成本逐渐低于2分,节能减排能挣钱,因此电厂也很乐意做。
对于电厂而言,“节能减排”原本是一种“赔本的生意”,如果没有相关支持,动力肯定不大。但如果各类补贴能到位,“节能减排”可能成为一种赚钱的营生,态度迅速转变。
有节能企业高管如此质疑:电厂做脱硫脱硝除尘治理实际上是赚钱的,有的毛利甚至能达到50%。现在又要加价1分钱,这不是财政浪费吗?——正是看到有利可图,电厂都纷纷投入超低排放。
2015年部分获批火电项目
然而,这愈发突显出火电环保电价补贴的尴尬,每次雾霾的出现,拿着巨额环保补贴的火电都难辞其咎。为什么一个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享受”了众多电价补贴的行业,在历经整个“十二五”期间的改造之后,还存在一堆的问题呢?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是反对超低排放的代表性人物。其近期在接受《棱镜》采访时表示,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空间并不大,然而成本却是巨大的。其预计,如果全面推广超低排放,将需要超过1000亿元的改造成本。
相反,如果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全国燃煤电厂三项污染物排放量仅能削减132万吨左右,其中烟尘量可下降10万吨左右。
改造成本超过1000亿元,减排效果仅为132万吨三项污染物,其“性价比”是否过低了?毕竟,相对于全国数千万吨计的大气污染物来说,所占比重很小。由此可以判断出,超低排放补贴及改造对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是相对较小的。
那么已经实行了超低排放的燃煤机组运行的怎样?
近期,绿色和平一项调研发现,12家宣称达到“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全部存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违规,11家存在烟尘排放违规(其余1家数据缺失)。而12家电厂中有11家均属于对整个行业有示范作用的五大电力或神华集团。
央企已然如此违规,地方电力企业又能好到哪去?由此又引出电厂排放数据造假和其中的猫腻问题。
2、巨额补贴是否用在了“刀刃”上?
发电企业骗取补贴的手段很多,包括数据造假、偷排、漏排等,甚至电企与第三方监测企业“串通”造假的现象也不罕见。
出台一个政策容易,执行的到不到位,监管的严不严格,那都是后话,要不政绩工程怎么会屡屡遭受诟病呢?
华夏能源网采访部分行业人士发现,过去几年,国家提出的环保要求确实对部分火电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重压之下,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踏踏实实做投入改造升级,结果是确实会增加成本;二是不堪重负选择倒闭;三则是在节能减排的执行过程中做手脚(造假)。
一位发电企业高管告诉华夏能源网记者:这些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及比过往严厉的处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火电厂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及排放数据的造假。但由于监管漏洞及利益驱动,“数据腐败”依然存在。“治理数字腐败并不难,关键是如何杜绝‘数字出效益,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干部”的瘴气弥漫,让数据造假者受到惩罚”,上述高管告诉华夏能源网记者。
关于数据“掺水”及违规的行为,可佐证的事例很多。去年7月,发改委官网披露,部脱硫设施未能与发电机组同步投运,享受脱硫电价补贴但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十家燃煤发电企业因未按规定脱硫被罚5.19亿。
由此观之,国家针对火电“去污”指定的环保电价制度,不仅没有成为一些发电企业积极减排的动力,反而成了其获得不法利益的温床,打着达标排放之名骗取政府补贴。简言之,利益驱使为大,责任驱使可忽略不计。华夏能源网记者梳理发现,发电企业骗取补贴的手段很多,包括数据造假、偷排、漏排等,甚至电企与第三方监测企业“串通”造假的现象也不罕见。
截止到2014年底,90%以上的煤电机组安装了脱硫设备,脱硝设备的安装率则超80%。但即便如此,雾霾依旧越来越严重,火电的排放污染也依旧遭受攻击。搁着环保设备不运行,可以再进一步质疑,此前上马的这些设备是否也存在问题?
早在2012年《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公布之初,国内迅速成立了数百家脱硫脱硝公司。因各公司的起步时间、基础皆不相同,施工水平良莠不齐。而脱硝市场在2013年才开始大规模爆发,距离标准最后执行期限2014年7月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公开资料显示,此时还有72%的火电机组需要安装脱硝设备。由此,抢赶工期的情况大量出现,原本需要8个月左右工程,很多企业4-5个月就完工了,仓促上马。
此外,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最早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技术,国内一些企业对脱硫工艺和布置进行了不恰当的简化,影响了减排效果。
对此,上海外三总经理冯伟忠接受华夏能源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火电环保领域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企业不等技术成熟就一哄而上,“不少电厂建了很多超净排放,但不到一两年,问题百出。按常理,科学的东西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一项技术,从验证到投产,基本也要花个小五年,对吧。但现在基本等不及做详细评价和优化,都是一窝蜂上,出现问题后造成很大的损失”。
关于补贴,更严重的问题不仅在于该补贴多少,更在于该补贴到哪里去。
华夏能源网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全国每年消耗大约40亿吨煤,其中一半用于发电,一半用于工业和民用。综合各方观点来看,另外一半20亿吨的工业烧煤、散煤才是治理雾霾的最大难题。其相比于发电用煤,工业用煤以及散煤的投入以及标准却远没有那么受到重视。
这就像一个木桶,不补短板却去加长长板,那结果很可能事倍功半,投入与效果明显不对等。
3、还要补贴“坏孩子”?
从环境压力到巨额补贴,到项目大面积上马,再到产能的极度过剩,以及社会资本的大量浪费。其中的逻辑与关联颇值得费思量。
对能源界来说,面对雾霾,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之争已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全球已经有大约1200项燃煤发电厂的建设提案被提出,其中超过四分之三在中国和印度。
截止2015年9月底,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为9.47亿千瓦。“目前已核准和发路条的火电项目的发电能力已超过‘十三五’新增电力需求。”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曾撰文警告,如放任这些火电项目全部在“十三五”建成投产,则2020年火电将达到13亿千瓦,比2015年增加3亿千瓦,火电过剩会非常严重。由此推算,造成的投资浪费可能超过7000亿元。
从环境压力到巨额补贴,到项目大面积上马,再到产能的极度过剩,以及社会资本的大量浪费。其中的逻辑与关联颇值得费思量。
火电为何大跃进?除煤价下跌降低成本、国家下放审批权外,发电企业和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驱使(包括各种补贴)才是火电逆势上马的最大因素。
对比火电的巨额补贴,反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一是长期弃风限电问题也迟迟未能解决,同时补贴常常没法到位。华夏能源网记者梳理发现,国家一共发放了五批可再生能源补贴,最后一批是2014年8月发放,补贴的项目是2013年8月底前并网的项目。截止去年底,仅光伏行业拖欠的补贴就以数百亿元计,而风电的补贴同样滞后。
由是,过去的一年中,从环保补贴到行业的种种表现,火电都成为被指责的对象。
当然,并不是说火电环保补贴不应该。围绕火电的环保改造与监管应该得到完善,不能让电价补贴变成利润留在了企业,要知道,国家上调上网电价补贴其增加的成本,都是消费者在掏的腰包,结果却是减排效果未达预期。
说白了,既然补贴拿得多,就得做的多,亮出一张令人满意的减排成绩单(真实的成绩单)。同时,可再生能源补贴或许更该得到国家政策的落实。
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已取得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公众号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环保部现场督查:部分地区减排措施打折扣
正在加载... |
(责任编辑:yuan4ren)